区分正常的自恋和病态的自恋

2025-05-09 15:27:43

自恋(Narcissism)最初起源于一个著名的希腊神话。河神刻菲索斯(Cephissus)娶了水泽神女利里俄珀(Leiriope)为妻,生下儿子纳西西斯(Narcissus)。纳西西斯是一个美貌的少年,人见人爱,他长大后对周围的女性都不感兴趣,他很自满。有一个女子叫回声(Echo),她是一个美丽的姑娘,但她不能表达自己,只能重复别人对她说的最后几个字。她非常爱纳西西斯,可是纳西西斯对她不感兴趣,拒绝了她,回声感到十分羞愧,从此以后,她整天藏在山洞和峡谷里,不再与人来往,但她的声音永远留在山谷里,不断的回应着人们的呼唤。纳西西斯不仅对回声这样冷淡,他对所有的神女都非常冷淡,拒绝了所有向他求爱的神女。有一天,纳西西斯游荡到一个湖边,他在湖边坐下,突然看到湖中自己的倒影,他感觉到一下子被自己的倒影吸引住了,他站在湖边,望着自己的影子,非常希望和他水中的倒影结合为一体,但水面把他们挡住了,他们无法接近,他感到非常痛苦和绝望,后来因无法忍受这个痛苦,倒在湖边死掉了,变成了水仙花。

区分正常的自恋和病态的自恋

在这个神话里,我们看到当一个人完全沉迷在自我当中的悲剧,他是没有能力去爱的,他不爱任何人,直到看到自己的倒影,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困境,他没有办法去拥抱这样一个倒影,没办法去拥有自己,伴随着这种极端的自我欣赏和自我喜爱的,是孤独。他卡在这里面,没有办法去成长和发展,但同时也无法逃脱。而那个叫回声的女子,她特别喜欢纳西西斯,但回声却没有自己的声音,没办法表达自己的声音,形成了跟纳西西斯状态相反的另外一个极端。

自恋人人都有。那什么样的自恋是正常的?什么样的自恋是病态的?

在生活中,当我们说到自恋,往往想表达的是自我喜爱,自我欣赏。事实上,保持一定比例的对自己的喜爱和满意,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须的,如果完全没有,很难生存下来。

然而,当自恋变得非常极端时,自恋就成了一种心理疾病。

在病态的自恋中,自恋并不仅仅意味着自我喜爱,自恋还有另外一些面孔:自我憎恨、自我厌恶,羞耻感,自我鄙视。

有的女孩,大家看上去都觉得她很漂亮,但她自己常常觉得自己很丑。有的人,明明各方面都还可以,但他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,毫无价值。这些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自我认知和实际不符的例子,这种自我贬低、自我厌弃实际上是一种病态的自恋。

然而这种自我贬低自我厌弃的状态,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状态。在这种状态里,会有一些很糟糕的感觉,感到自己是不好的,无能的、无力的,无助的,这些感觉太痛苦太难受了,所以我们需要把自己保护起来,逃到一种我很完美、很特别,高人一等这些好的感觉里。

这时我们就从自恋的特别低的那一端,摆荡到了特别高的那一端,但这种特别高的自恋状态并不是一种稳态,可能稍不留神就又掉到了自卑的深渊,充满了对自我的怀疑、鄙视,感觉非常的空虚、难过。

所以病态的自恋往往会在两极之间摆荡,自恋的状态很不稳定。介于正常自恋和病态自恋之间的,是一些算不上病态,但稍微有点“烦人”的自恋。

在生活中,有些人相比于其他人,会更多的把自己放在注意力的中心,对别人缺乏共情,缺乏对别人感兴趣的能力,他们常常会做出一些事,把谈话的焦点引到自己身上,非常渴望来自于他人的欣赏和认可。这种自我中心的行为可能会有点烦人,可能会遭到贬低或攻击,被人家说是“自恋狂”。但同时,这种自我中心的行为也会让人充满同情,因为可以看到他们苦苦挣扎以维持自尊,看到他们对别人认可和夸奖的极度渴望,这可能跟婴儿时没有被满足的一些对妈妈的爱的渴望有关。

所以当我们觉得自己的自恋不是那么正常,当我们多数时候表现为自我中心,孤独,空虚,自我鄙视,那可能真的意味着我们的自恋生病了,需要专业人员去帮助修复。